教育家的梦想
2011-04-15 00:00
--记2009年10月21日海校长镜湖边谈话
"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陶行知先生的话一直鼓舞着我。1994年我放弃了在美国的终身教授毅然回国,与林毅夫、易纲老师一起,从北大化学楼一间小办公室开始,创办了后来在国内外发挥巨大影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美国最多是个教授,在中国至少是个教授!确实是,我至今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去年10月21日晚上,我在二教上经济学大课,400多人的大教室走道全部塞满了人,突然教室里的灯灭了。那一刹那一点声音都没有,突然间所有学生都掏出了手机,摇动手机的光亮,齐声唱"祝您生日快乐!"此情此景,我内心无法平静。三尺讲台耕耘苦,几人能品桃李香。

2004年,北大决定派我到深圳研究生院,我的教育梦想再一次升腾。建设北京大学国际化校区,把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校区。我们有北大百年的传统,有北大领导的支持,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市的支持,我们要用创新的体制,创办全新的国际化的校区。

我们明确了北大在深圳的办学方向,这就是"北京大学在深圳的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确定了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
我们确定了深圳校区的核心价值:领袖群伦课程体系,卓越非凡的学习体验;广泛优秀的校友网络,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
我们把教师队伍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全世界范围选聘优秀教师努力让老师们拥有与国际看齐的教学科研条件。
我们细心挑选优秀学生,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最好的大学其中不少是全年级的前10名。
我们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人员,在实现教学科研国际化的同时,努力提升学校运营管理水平。在校区规划建设,学生教师服务方向上努力向国际看齐。
学生在校除了学习科研之外,文体美活动也十分重要,我们努力改善文体活动设施,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美活动。
我们的梦想正在大沙河畔、荔林深处逐步实现。。。。。。,Jeffery、Lehman、Stephen、Yandle、杨震、耿旭、樊纲、张化成、魏炜、李旻洙等国际一流的大师纷纷加盟;王智刚、赵劲、何进、马炯、吴佩勋、姚北坚。。。。。。大青年学者汇集北大深圳校区,教职工队伍发展到280余人。2009年700名新生中来自近百家学校,并首次招收了留学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全部英文进行,教职工行政会议采用双语,商学院、法学院全英文授课。
全国优秀学生的到来,不仅为北大,也为深圳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三年,更加了解这个城市熟悉这座城市,就会有个更多人留在这个城市,为这座城市服务。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创办,不仅是北大的新发展,必将成为深圳的新标志,中国教育的新标志。
一阵微风掠过镜湖,湖水荡漾着婆娑的树影,层层泛着金光,一圈圈向远处散去。
(10月21日午海校长与华艺公司陈总,加斯特公司杨总湖边谈话。张永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