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课堂笔记——海闻:宏观经济分析

2018-07-23 00:00

Day 1:学习经济学既要重视理论也要结合实际

上课伊始,海老师首先根据课程大纲讲解了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逻辑是首先弄清楚基本概念,再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再通过理论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海老师在给出马歇尔、萨穆尔森、斯蒂格利茨等著名学者对于经济学的定义之后,谈了他所理解的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一门科学,能够指导人们怎样做决策。

接着,海老师强调了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性。学习经济学可以改进自身的思考方式和观测社会的角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和金融学的各种理论与实践;并更有助于制定出良好的政策、实现有效的管理。海老师以非洲奴隶贸易中奴隶贩子“上船点人”和“下船点人”两种选择下黑奴死亡率差异极大的例子,以及我国农村改革中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产生巨大差异的例子说明了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思维方式来思考政策的效果。

在简要介绍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稀缺、选择、机会成本)之后,海老师开始专注于讲解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关注的四个主要问题是商品与服务市场的总体均衡(物价稳定)、生产要素市场的总体均衡(就业充分)、对外经济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问题复杂、理论多样、经验各异,海老师通过讲解古典理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理论、供给理论等理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以及观点的差异说明了宏观经济学的这三个特征。

下午的课程中,海老师重点讲解了GDP、CPI、失业率等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具体内容包括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经济实质以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这些指标的走势。在讲解GDP的过程中,海老师谈到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判断以及经济增长背后的产业结构变迁,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讲解了如何看待GDP增速,并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势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Day 2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现实的分析了解

伊始,海老师带着大家简要回顾了上一节的课的内容。如果说上节课是通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诸多概念,讨论当代中国的有关问题,那么这节课的核心便是理论。亚当斯密作为第一个把经济学系统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供给与需求的概念,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来调节经济。以他为首的古典派和后来的新古典派都认为经济靠供给来推动,只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就一定可以卖掉,卖不掉一定是价格的问题。而1929-1930年美国经济危机出现的大萧条却挑战了这一看法。为什么看不见的手停止了运行,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理论假设劳动市场的工资是刚性的,可以提高,却很难下降,所以失业是必然存在的结果。而供给则不一定能达成完全购买——由于储蓄的存在,劳动市场的资金流动并不是简单的“工人的工资一定全部用于购买”,进而出现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萧条,此时便需要政府通过开支来弥补不足。

在介绍完相关的基础理论和计算原理后,海老师结合了现实中的例子带着大家进行了几道例题的计算,以帮助同学更好地厘清这些概念。随即他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中国经济问题如何解决,本质上是选择凯恩斯还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问题。最初由于cpi过高,加上外在经济环境的压力,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为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施行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希望通过刺激需求来解决短期的经济问题。而在介绍了双方理论各自的优劣,并回答了同学的问题,解释为什么政府从4万亿的刺激需求转向了供给侧的改革后,老师又借此引出了政府如何调控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章节。老师先是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随即通过计算证明了凯恩斯的刺激政策虽然有乘数效应的扩大,但最终却一定会是赤字政策。而除却政府的财政政策之外,银行也可以通过利率调整和银行准备金控制来改变经济情况。央行的货币政策应用又和美联储有怎样的区别。这些理论结合上许多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显得异常地详实有趣。

由于海老师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且作为实干家,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收集着各行各业的有关信息,通过现实状况来校准理论的应用方向,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他有着高屋建瓴的观点。课程中他分别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改革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好不好。不足之处在哪里,要怎么改革才能避免未来可能存在的危险。我们每次经济的增长都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农民到轻工业,再到耐用消费品的出现,然后是汽车和住房。在这些简单的物质变化得到满足后,我们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开始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所以产业的转型要求也就开始变高。结构不及时调整,需要的东西提供不了,不需要的东西却在不断生产,这就直接导致了资金的流动不均衡。有钱的产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产业如何刺激需求也无法被拉动,最终出现了包括贫富差距在内的诸多问题。而具体到人,如何从人的角度去面对这些问题,海老师也结合自身观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他还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乘数效应会没有理想中那么高,中国非典时期的生产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如何从数据和政策观察未来的经济走势。在这些案例的讨论中海老师还简要谈了谈比特币,跟同学们交流了许多观点与看法。这种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和并不是死读书本,而是无时无刻不对如何在现实中应用这些概念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答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欢迎与支持。课后,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地熟悉这些概念,海老师还精心准备了许多相关的习题以供大家思考。

Day 3经济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因为上次课是一个月以前,为了方便大家回忆起课程最后的货币政策,海老师精心挑选了央行降准新闻作为课程的起始,解释了中国式QE,RR,SLO,SLF等诸多名词的含义,分析了央行释放7000亿基础货币的实际含义,并借此和同学们总结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国宏观经济发生的许多变化。进而,老师引入了短期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也就是在提出了问题后,我们应当怎么解决问题。

经济经常是短期波动的,存在着一种经济周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主义有两个周期性不能克服的矛盾,一个是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二是贫困化。他注意到了虽然企业大多都有生产计划,但是市场整体却常常是无计划性的,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经济活动大多都在这两个情况中不停摇摆,例如中国经济目前显得有一些不景气,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在出现过热现象,我们都处于小小的经济周期之中。

而经济周期中最常见的术语就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了。和大家想象得相反,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虽然常常同时出现,却并不意味着必然,绝对不能轻易划等号。80年代的美国就是因为搞不清这个,在出现经济停滞现象后使用了错误的针对手段,最终导致了时任总统下台,经济陷入低谷——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正是滞胀危机,由于两次石油危机明显抬高了成本价格,所以经济衰退的同时出现通货膨胀。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cpi和经济发展的区别,不要陷入必然的思维陷阱中去。

下午的课程,海老师结合上午的经济周期理论简单回顾了近五年来我国宏观的经济形势,介绍了各省的具体情况。中国宏观经济这几年的放缓并非整体问题,而是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但老师对中国经济报有很强的信心,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规模经济可以减少经济周期中不景气的时段出现的影响。随后他带着大家讨论了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方面的误解,总结了经济长期发展所必需的几个因素。

Day 4从历史和政策的双重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

在简单回顾了前一天的内容后,海老师指出,不管是认为经济波动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的马克思,还是提出了政府干预理念的凯恩斯,他们都同意经济出现波动时,政府将会出台相应政策以稳定经济。而在我们现实的考虑中,开放经济除了之前课程中的凯恩斯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外,还应考虑开放市场的国际金融问题。而国际金融问题最重要的则是汇率的相对稳定,外汇的相对供求是影响汇率的直接原因。

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衍生品危机。而97年的东南亚危机,实际上却是由于汇率崩溃导致的金融危机。当时东南亚经济已保持了三四十年的快速增长,投资者们本来就已经对这块市场采取了观望态度,加上东南亚市场不仅有FDI,还有流动性极大的股市投资,于是兑换外币迅速出现了连锁性反应,国家外汇储量迅速降低。政府为了稳定汇率只能人为压低官方汇率,导致官方汇率低于市场汇率,其中的差额使得人们信心愈发不足,因而兑换量持续走高。最终泰国无法维持稳定,导致了经济的崩盘,其他国家和地区随即也出现大量恐慌,资产纷纷外逃。彼时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经济依旧处于起飞阶段,只是微微放缓,却因为泰国的崩溃而抵达了经济发展的终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政府一直不敢放开对金融的管控,包括之前管理比较混乱的P2P也在努力纳入体系中。”之后海老师简要介绍了中国“复关”,试图加入WTO的历史和过程,为下午的中美贸易战进行了知识上的铺垫。

汇率,是国际金融中的一个价格系统,正如国内经济需要稳定价格,国际经济也是如此。海老师介绍说,在资本可以自由流通的前提下,影响汇率的决定因素是外汇的相对供求,背后则是相对利率。世界的三大汇率制度,不同汇率制度下政府想要影响经济的不同手段,海老师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下午,海老师主要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实际疑问和困惑,其中最被热议的就是中美贸易战话题。凭借着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老师同时分析了中美双方的不同心态。例如为什么美国将中国称为汇率操纵国,还有从中国要求加入WTO开始双方就存在的长期争执。海老师指出中美双方的主要争执,实际上是对WTO公平竞争,自由贸易原则两个方面的不同强调。针对此,海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性建议,并且认为中美有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不会爆发同学们所担忧的直接冲突。除此之外还有同学们比较关注的,产业升级的腾笼换鸟带来的实际问题,量化宽松人民币债款带来的挑战,以及企业与毕业生不匹配现象。

咨询热线

40018-40118

港澳台致电

(+86)755 26032722

北大汇丰EMBA招生部
咨询二维码


地 址 : 深圳南山区西丽大学城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118室-EMBA项目办公室

邮 编:5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