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十五 | 一眼千年,转瞬即是永恒

2021-01-18 00:00

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师在西北茫茫戈壁中经历了追杀、背弃、迷路、彷徨、生死……最终立下铮铮誓言:“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尽管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将殒绝,但依然心无所惧一往无前,最终实现了从坚持到超越的伟大升华。

如今,在王石、冯仑、张维迎、齐大庆等商界精英的推动下,第一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于2006年成功举办。此后,这一赛事每年举办,使参赛者深刻体验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超越极限的生死历程,在内心深处寻找到让生命得以攀援上升的巨大能量,从而以更积极、更健康、更持久的动力去拥抱生命中更高的挑战。

一年又一年的传承,使得“跑戈”成为了商学院的独特精神文化,引领着一届又一届师弟师妹奔赴从未见过的茫茫戈壁。 而北大汇丰EMBA19班的的三位“女侠”——罗溋、贺璐璐、尹姗,正是被这种“传承”感召的成员,也是被遴选出的三位C队小队长。 在一年前开学典礼上、在与师兄师姐相聚的各个大型活动中,“戈壁”都是大家提到最多的话题,这引起了罗溋强烈的好奇。这也成为了她报名此次活动的原因:“为什么商学院的人都推荐这个活动?为什么他们的感触都那么深?我特别想亲自体会一下。”

实际上,这种传承并不仅仅体现在报名阶段,更体现在赛中的扶持。

同学们在报名戈壁赛时可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A、B、C三队,其中A队对参赛者体力要求最高,B队次之,C队则是进行一天30公里的体验赛程。

为了帮助没有参赛经验的同学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往年参加过A队的“师兄师姐”们,往往会自发参赛,担任师弟师妹们的队长,照顾他们的身体与生活、为他们制定比赛战略。

此次C队的队长便是汇丰EMBA6班的“师兄”李卫强,他曾担任过戈十二的队长和戈十三的领队。谈及李卫强队长,尹姗同学用了“文韬武略,刚柔并济”八个字来描述他,而“上善若水、上战伐谋、个人战术素养超群,铁血、仗义”等词汇,也是同学们在谈到他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从对讲机里传来的不断鼓励、到从生活到参赛战术无微不至的帮助,尹姗提起队长时,语气中透露着感动与感激。“队长第一天一直走在最后,为我们加油鼓劲,第二天嗓子都哑了,但他在我们面前却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

戈壁之行,刻在同学们脑海里的感人画面其实还有很多。 徒步在茫茫大漠中时,每个人基本上都在触碰自己的极限,因此自己的每一分体力都很宝贵。 而同学们却看到很多热心的男同学同学,在自己其实已经筋疲力尽时,为了团队整体的荣誉,依然主动帮助女同学背包,背上体力不支的同学继续前行。

张健烽和莫作明同学身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腰伤,在与身体极限抗争时,还一直坚持扛着沉重却象征汇丰精神的院旗。两人在距离终点约五公里处,坚持摇旗六小时迎接A、B队及A+队队员,在各大迎亲山头被主流高校盘踞的情况下,排除万难,独占鳌头,把北大汇丰的红旗插在了戈壁深处最迎风招展的地方。

最受瞩目的一批人当属A+队的同学们。他们不仅需要在22小时内完成121公里的徒步,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在无人的沙漠中自导航、自补给。而在他们的身后,其实也站着一群默默无闻的“后盾”:李路和薛黎曦同学全程连续超过二十小时支援陪同、护送,照顾A+队员,用自己的付出成就了团队的荣誉。

贺璐璐同学在途中一直关注身边有没有同学需要帮助,走到他们的身边加油鼓劲,分散他们身体上的疼痛。“因为我的体能还不足以带其他同学走出戈壁,就只能在精神上尽量给予同学一些帮助。”

有些本身就带病上场或是遇到了一些状况的同学,也同样在沙漠里留下了自己坚挺的背影。 经历过心脏搭桥手术、脚上带伤的岳麟同学,在日晒与风沙中,拒绝了同学们的帮助,在坚持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麻烦任何人的情况下,独自执仗,走完了30公里的茫茫戈壁。

同学们都清楚地知道,他的独自坚持是为了节约团队整体的体力,同学们也都知道,他所承受的是加倍的疼痛与挑战。

不到前方,但却闭着眼睛,一路坚持跑到了终点。

在最后一天,C队的同学们如约在终点,迎接A、B两队同学的冲刺。罗溋形容这个过程像“等待自己的亲人”一般焦急与漫长。 在看到第一个归来陈星宇同学时,同学们纷纷冲上去与他拥抱,此时,罗溋的眼泪夺眶而出,心中无比感动;而当接A、B两队同学陆陆续续归来,或是大哭,或是流泪,或是累到直接睡着,罗溋又非常地心疼。 同样在终点等待同学的贺璐璐也有相似的体会。“我们从8点开始等,一直站到下午两点,中间没有吃饭喝水,只是不希望错过每个A、B队的同学,希望第一时间拥抱他们。”

“团队意识”,是从戈壁滩上回来后,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词语。在准备阶段,A队的同学们每周坚持训练,牺牲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为的是给集体争夺荣誉;在参赛时,许多同学牺牲自己个人的成绩,去成就集体的成绩。

戈壁之行带给大家的远不止这些。谈及此次“戈壁挑战赛”的感想时,接受采访的三位同学各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总结。 罗溋觉得,戈壁挑战赛的本质是团队比赛,从研究规则、组建团队、制定战略、带领队伍到最后的落地执行,这与企业管理的流程如出一辙。“跑步是健康的,戈壁滩的演练是真实的,我想这也是戈赛的魅力之一吧。”

尹姗则认为,戈壁挑战赛的经历很大程度上磨练了她个人的毅力。“我走到20km的时候已经快崩溃了,到最后身体已经麻木了,完全靠自己的意志控制双腿。”在没有选择,没有退路的困境下,她相信她也能以更坚毅的姿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而贺璐璐表示,自己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更深的同学情谊,大家从一开始的同学情,到比赛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战友情,再到比赛结束时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完成目标的革命情,同学们的情谊在沙漠中被汗水浇灌,也终于开出了花朵。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它始终是旅人牵系的名字。 几千年前这里一片繁荣,为了信仰,一点一点在石壁上开凿,一笔一笔在洞壁内作画,历经岁月和沧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朝代,历经千年,留下敦煌壁画。却已大部分已经被岁月侵蚀,随风沙而去,留下无尽的感慨。 乾坤有序,日月无疆,春去秋来,夏日冬雪。四天三夜的戈壁挑战赛,带给我们的是白天的日晒、恼人的风沙和夜晚的寒冷,也是坚持的力量,团队的扶持和自然的震撼。

在茫茫戈壁,我们留下的不仅有感动的泪水,更有坚持的汗水。

在无垠沙漠,我们有负重前行,更有喜极而泣。

我们在途中咬牙前行,因为“扬声沙漠陲,力战烟尘里”的意志。

我们在终点热情相拥,因为“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姐妹兄弟”的情谊。

在茫茫戈壁面前,时间就如同流沙,转瞬即逝。它教给我们的,除了热血、情谊,还有珍惜。珍惜你身边的每个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因为在茫茫大漠一千年的时光里,我们再久的爱,也仅是一瞬之间而已。 但沙漠的一瞬,对我们却是永恒。相信经此一役,戈壁的月圆之夜我们将永远铭记,沙漠的身影我们将永存心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19班的同学们会因为这次的经历成就新的自己,也成为互相真正的“姐妹兄弟”。

咨询热线

40018-40118

港澳台致电

(+86)755 26032722

北大汇丰EMBA招生部
咨询二维码


地 址 : 深圳南山区西丽大学城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118室-EMBA项目办公室

邮 编:518055